您好!欢迎访问黔南州民政局

天气预报: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» 新闻动态 » 县市动态

平塘:三个“+”,助力婚俗改革加速度

 字号:[ ]  [我要打印][关闭] 视力保护色:

婚礼是人生中美好幸福的时刻,但喜宴铺张、低俗婚闹、随礼攀比等习俗,经常让喜事变了味、走了调。随着新型婚俗文化的倡导,为爱减负的集体婚礼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人的选择。5月20日,平塘县民政局、县总工会、团县委、县妇联、县计生协会单位联合举办了平塘县首次集体婚礼,旨在倡导文明婚俗,弘扬时代新风。

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婚俗改革的决策部署,县民政局针对性地开展工作,不断提升婚俗改革服务质量,指导全县各婚姻登记处创新婚俗礼仪,全方位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,开展对天价彩礼、大操大办、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整治等方面,取得明显成效。

一、学习+思考,在学习中提升领悟力。

自2018年起,民政部将婚俗改革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推动,2020年印发《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2022年省精神文明办省民政厅关于《印发贵州省全面推进婚丧移风易俗实施方案的通知 》,县文明办印发《平塘县深化“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》的通知,2023年州民政局印发《黔南州民政局关于加强婚丧酒席管理的通知》,通过上级部署安排,县民政局不断学习不断思考,制定《平塘县全面推进婚丧改革实施方案》,指导各镇(乡、街道)将违规办酒、大操大办、天价彩礼、攀比陪嫁、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行为纳入《村规民约》或《居民公约》。截止目前建立“事管委”369个;全县131个村(社区)完成自治章程、村规民约(居民公约)的修订。在婚俗改革上寻求适合平塘县改革发展的创新模式,从开展婚姻家庭辅导、倡导简约适度婚俗礼仪、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、传承良好家风家教四个方面入手,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、家庭观,治理天价彩礼等婚嫁陋习,构建新型婚育文化,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。

二、热情+服务,在服务中享受获得感。

全方位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,是婚俗改革取得的明显成效之一。婚姻登记员以热情的服务,感同身受的为群众排忧解难,目前,全县60%的婚姻登记处设置了婚姻家庭辅导室,探索对新婚当事人开展婚前辅导、离婚冷静期内婚姻家庭辅导跟踪服务的有效方法,指导各婚姻登记处积极应用“互联网+”服务模式,通过添加当事人微信、手机号码开展婚姻家庭“云辅导”,扩大服务范围,延伸辅导内容。同时,将婚姻家庭辅导、家庭矛盾化解、好家风家教家训宣传延伸到村组、社区,县妇联还组织开展“好家庭”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妇”评比,从身边人、身边事、身边榜样来感化邻里、和睦家庭。截止目前,2023年离婚冷静期失效53人,撤回1人,开展婚姻家庭辅导约100人,挽回近34%频临破裂的家庭,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,婚姻登记员也在服务中享受获得感,更加积极主动热情的服务好群众。

三、实践+总结,在实践中实现加速度。

通过创新婚俗礼仪代替大操大办,发挥婚姻登记机关婚俗改革主阵地作用。自2021年1月1日《民法典》实施以来,县民政局根据上级要求,不断创新实践,探索总结,不断推进婚姻登记阵地规范化建设,全面提升了婚姻登记软硬件环境,推行线上和电话预约,设立办证登记区、候登区、婚姻家庭辅导室、颁证室,登记更加方便、快捷,环境更加温馨、浪漫,使结婚登记成为年轻人人生的美好记忆。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设置婚姻文化墙,展示了民国时期以来的婚俗文化历史、平塘县各年代的结婚证原件、家教家风家训等,对新人提高婚姻的神圣感、责任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。引导新婚当事人签订婚俗改革承诺书或倡议书,承诺或倡导婚事新办、简办,拒绝高价彩礼、大操大办、恶俗婚闹,做新时代婚俗新风的引领者。集体婚礼是平塘县首次举办,目的是通过集体婚礼,倡导新人们树立新型婚恋观,用健康文明的方式替代旧习俗,追求文明喜庆,庄重高雅,简朴温馨的婚礼仪式。本次婚俗改革活动主要设置4个方面的实践内容,一是签订文明婚俗倡议书;二是开展婚姻家庭辅导课;三是浏览婚俗文化墙;四是举办集体婚礼。活动当天共有8对夫妻参加了集体婚礼,现场温馨而浪漫,深情且感动;全县共有41对新人进行结婚登记。

下一步,县民政局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“弘扬中华传统美德,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”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等一系列要求为指导,持续深化婚俗改革。组织发动群众自觉参与婚俗改革,形成群众自我管理、自我监督、自我约束的良好机制,把党的领导、政府的引导变成群众的自觉行为,持续推动“为爱减负”,推进平塘县婚俗改革加速度。

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相关信息